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教师风采

有爱,有春天   ——城南中学英语老师鲍学君侧记
来源:办公室  点击数:4835  更新时间:2018/10/30

2002年金秋,我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踏上了教育这片热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农村中学教师。儿时的梦想成为了现实,除了感受到那份梦想成真的喜悦,我更懂得了“教师”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望着那些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几十年的老教师们孜孜不倦的样子,看着他们青丝变白发仍两袖清风,我突然特别深刻地理解人们为什么总是这样描写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草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我却甘愿作春蚕,作蜡烛,在三尺讲台上默默无闻奉献着我的青春,用真心和热情挥洒爱的雨露,用爱心和真诚弹奏着学生茁壮成长的音符,收获着自己美丽的人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人把教师比作泥土,把爱给了花,也给了草。在这么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致力于推行“爱心育人”的教育理念,把每个学生都作为有个性、有希望的人去尊重、去爱护,用真情和爱心去关爱学生,用细致的教育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师爱,让缺乏关爱的学生找到温暖。

我们学校属于农村中学,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很少顾及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为了更加了解留守学生的情况,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除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为了让家境困难的学生更安心地学习,我常常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资以物质的形式资助他们。课下和他们在一起,也完全没有老师的架子,让他们感到如家般的温暖,为此学生们常常昵称我为学君姐姐姐姐“爆米花”。2016年毕业的黄同学,其母亲精神残疾,父亲年迈他是家中唯一的希望和依靠。懂事的他,从高一就绷紧弦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让老师、家长失望,失去了青春孩子该有的朝气。我看在眼里,在心里,于是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叫他到办公室谈心,替他交资料费,高考前为他买巧克力等,以家长的身份为他助威。在他考上理想的大学之后,听说政府对这样家庭的学生有资助,我又帮他推荐和联系。每年教师节,他都是第一个给我发来信息,写道:“老师,谢谢老师,我英语四、六级一起过,感谢有您......学生一句简短的话,让我体会到了教师的幸福。正是因为对这份工作执着的爱,才使我脚踏实地地爱我的三尺讲台,爱我的学生,爱这份工作带给我的幸福和快乐!正是因为有了爱,才使我在物欲横流的年代,甘愿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一灯如豆,四壁青辉,用爱写好“师德”。

师爱,让偏科的学生重拾自信。

记得,往届毕业的一位陈同学,其他学科成绩都很好,物理甚至能拿满分,生物老师说他理科素养特别好,唯独英语成绩很糟糕。上英语课,因为听不懂,常常发呆,甚至破罐子破摔,课堂睡觉。当我了解了他的问题之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单独辅导,帮他复习初中的知识点、语言点和英语其他知识等,注重初中、高中的衔接。在我的帮助下,他英语成绩一步一步得到提高,由最初的五十几分到一百分甚至一百多分,最终在高考中考了超出一本线几十分的好成绩。师爱让感到了温暖快乐,振奋和上进。

师爱,就是用以身作则教会学生自律

大家都知道,农村中学的学生多是留守孩子。很多外出务工的家长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给孩子配备手机。很多学生都能很自觉地将手机交给班主任保管,需要与家长联系的时候再拿回去;但也有一些不自觉的孩子会把手机偷偷地带在身边,上课,趁老师不注意时偷偷地玩,严重影响到学习。因此,我在每届新生第一节课上,都会和他们“约法三章”:没有特殊情况,我不会带手机进教室,如若发现我在课堂上玩手机接打电话,我的手机任由学生们处置;反之,他们也一样。记得,去年高二的一个晚自习,我在讲台上备课,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做作业复习、预习,一位同学却在偷偷地玩手机。被我发现之后,他自己主动将手机摔碎在讲台上。从此,在我的英语课上,再无偷偷玩手机的现象。学生首先是孩子,他们会效仿家长老师的一举一动。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辛勤耕耘的同时,自然会有收获和回报。2007年、2013年、2016年,我三次获得高考英语学科教学成果奖;2011年,我的教学论文《交际语言教学及在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获市二等奖;2015年,我获得裕安区高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16年,获得市英语优质课大赛三等奖;2016~2017年度20172018年度连续获得“一师一优课”区级一等奖;2014、2015、2016、2017年,我连续年获得年度考核区级优秀2018年9月,我荣获“裕安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虽然我没有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的大爱无疆,没有徐本禹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英雄本色,没有张丽莉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人间至美,但我会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毫无保留地倾注自己对学生爱,用自己的真情付出和默默坚守,融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陪伴他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张勇
六安市城南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5016403号-1
学校校址:安徽省六安市六佛路 联系电话:0564-3611201 邮编编码:237151 投稿信箱lacnzxxbs@sina.com六安新闻网
总访问量:10649175 人次 总浏览量: 10675041 人次 日均访问: 1517 人次 今日访问: 40人次  在线人数:2人

皖公网安备 341502020003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