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德育工作

推荐阅读:复兴之路启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5787  更新时间:2012/12/8

勿忘昨天 无愧今天 不负明天 ——复兴之路启示之一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三句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梦想不可丢。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历史,从这深重的苦难中拉开大幕。自新、自救、自立、自强,不灭的梦想引领一个民族穿越千年未有之变局,战胜千年未有之强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华民族对梦想的执着坚持,展示的是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对复兴梦想的不懈追寻始终是我们的动力之源、勇气之源。

道路不可弃。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坚定不移走向世界的脚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转折、观念突破和制度革新,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复兴之路,冲破了许多预言家的设想,改变了13亿人的命运,将中国送到了一个世界大国的位置。这条来之不易的道路,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凝结着无数先贤的心血。在新的征程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对于这条道路,我们都应当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信心不可泄。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我们的身后是波澜壮阔、厚重沧桑的奋斗历史,我们的面前是前所未有的复兴曙光。此时此刻,我们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在新的征程上,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考验,我们都应当始终保持中国信心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更加美好的中国,将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奋斗中变为现实。

o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道路决定命运 发展才能自强 ——复兴之路启示之二

20121201 19:27:0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日电 12月2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道路决定命运 发展才能自强——复兴之路启示之二

    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正确的道路,人民的奋斗才能充满信心,命运的航船才能乘风破浪。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三个“牢记”,回首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发人深思、给人力量。

    历史蕴含着盛衰兴亡的深刻哲理。****战争期间虎门的大炮,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全图”,《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复兴之路上耐人寻味的片段,定格了令人感慨的历史瞬间,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正是因为“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近代以后中华民族才会遭受深重苦难;正是因为奋起抗争、发展自强,我们这个民族才能“拼将十万头颅血”,终把乾坤力挽回。

    道路决定命运。百余年来为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留下多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愤,付出多少“春云碧血,秋雨黄花”的牺牲,却终究壮志难酬。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波澜壮阔的改革大业,这条复兴之路筚路蓝缕的伟大历程,让我们深切体会何谓“来之不易”、何谓“弥足珍贵”、何谓“倍加珍惜”、何谓“始终坚持”。用老百姓的生活和新中国的发展作证,沿着这条道路,我们才能够实现吃饱穿暖、免除农赋等千年梦想,才能够完成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百年盛事,才能畅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发展才能自强。回望****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持续奋斗,百年中国跌宕前行的潮流,当代中国举世瞩目的进步,无不说明“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发展了,五千年中华才有古树新枝的传奇;不发展,13亿中国人一点出路也没有。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但历史的足音也警醒我们: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立足“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迈向全面小康两个“百年目标”,前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气呵成,我们还需长期努力坚持发展、艰苦奋斗推进发展、改革创新提升发展。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我们的奋斗是未来中国的基石。谨记三个“牢记”,全党同志夙夜在公,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定能创造中国道路更多辉煌,赢得中华民族更大光荣。

 复兴之路启示之三:沿着复兴路 共筑中国梦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个人的奋斗如此,国家的发展亦然。环顾世界,很少有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国家,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阐述,展现了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美好愿景,揭示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集体意识,道出了中国梦最为本质的核心内容。

  这个梦想,凝聚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奋斗;这个梦想,蕴藏着中华民族固有的家国天下情怀;这个梦想,更包含着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回首近代以来,瓜分豆剖的危险、亡国灭种的阴霾、东亚病夫的歧视……国家失去尊严,民族饱受屈辱,个人何敢言梦?从新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国家民族的强盛,让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依托;中国梦的茁壮,使个人梦想有了广阔空间。吃饱穿暖、下海经商、有车有房……个人梦想的日益丰富,再次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国家之梦,反映国民之梦;个人之梦,融为民族之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当今中国,国家理念与人民期盼同声相应;个人梦想与民族梦想一脉相承,中国梦既是强国梦,也是富民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国家的蓝图,对接着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的群众期盼。个人敢做梦,国家能圆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让人民感受变迁、触摸幸福、实现理想。

  北京的长安街,取盛唐之意,贯穿于建国、复兴二门间,谓之长治久安。只有创造了灿烂文明的民族,才会如此渴望再创辉煌;也只有历尽苦难沧桑的国家,才更珍惜来之不易的道路。沿着这条复兴之路,为梦想努力奋斗,让梦想照进现实,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中国梦,我们曾经离它如此之远,我们从未离它如此之近。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复兴之路的启示之四

20121203 20:20:42
来源: 新华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靠什么绘就?13亿人的“中国梦”,靠什么实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持续奋斗,事关成败,至关重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讲话,是对全党8300多万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警示和要求。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中华民族百余年的奋斗史,也从另一面印证了这个道理。付出世人难以想像的巨大牺牲,在“坚船利炮”的西方列强侵略下夺取民族独立的胜利;靠着“节衣缩食、勒紧裤带”的奋斗精神,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鼓起“杀出一条血路”的改革勇气,用短短数十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历程。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

    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国际形势波云诡谲,国内发展攻坚克难,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尤其需要真抓实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怎样落实为执政兴国的具体措施?深化改革已成最大共识,如何通过不断创新释放“制度红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强化监督、反腐防变能否落到实处?没有脚踏实地的奋斗,没有扎扎实实的工作,我们将愧对人民期待和历史责任。

    注重落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机遇稍纵即逝,改革不进则退,时代呼唤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行动者。只会纸上谈兵而不知行合一,热衷虚谈废务而不求真务实,追求形式主义而不脚踏实地,结果只能是大政方针落空、政策措施变味。至于那些台上唱高调、台下瞎胡闹的贪腐分子,更是制造政治泡沫、败坏党风政风。这样的“空谈干部”,面对历史和人民,岂是一个“误”字了得?

    20年前,深圳蛇口工业区竖起一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醒目标牌,摆脱了一场姓社姓资的无谓争论,拉开了一段“中国故事”的序幕。今天,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前所未有的接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以苦干续写中国辉煌,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民族复兴的壮阔历程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行进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上一篇: 防火灾宣传
下一篇: 在清明祭扫活动上的讲话
六安市城南中学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5016403号-1
学校校址:安徽省六安市六佛路 联系电话:0564-3611201 邮编编码:237151 投稿信箱lacnzxxbs@sina.com六安新闻网
总访问量:14236852 人次 总浏览量: 14262714 人次 日均访问: 1931 人次 今日访问: 180人次  在线人数:2人

皖公网安备 34150202000328号